<cite id="yrjgl"><table id="yrjgl"></table></cite>

    <ul id="yrjgl"></ul>

    <strike id="yrjgl"><label id="yrjgl"></label></strike>
    1. 通知公告

      時間:2019-04-19 15:09
      作者:?郴州科龍職業技術學校


      關于加強新時代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

       
      湘教發〔2018〕37 號
      各市州教育(體)局:
            近年來,我省中等職業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牢牢把握培養多樣化人才、傳承技術技能、促進就業創業的辦學方向,堅持產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創新人才培養模式,提高人才培養質量,培養了一大批適應產業需求的技術技能人才,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、促進就業和精準扶貧作出了積極貢獻。但由于專業設置重復、專業師資缺乏、校企合作不緊密、投入不足等原因,中等職業教育辦學基礎仍然薄弱,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模、結構和質量還不能完全適應我省現代產業發展需求。
           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,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、全省教育大會精神,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,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技術技能人才,現就我省加強新時代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,提出如下意見。
      一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
      (一)落實德育首要地位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堅持把德育工作擺在學校工作首要位置,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、文化知識教育、專業技能教育、社會實踐教育、勞動教育和美育各個環節,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、加強品德修養、增長知識見識、培養奮斗精神、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,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加強以班主任為主體的新時期德育工作隊伍建設,建設具有職教特色的德
      育活動品牌和德育實踐基地。建立健全家庭、學校、政府、社會協同育人機制,形成全員育人、全過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的格局。
      (二)加強思想道德教育。深入研究中職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和特點,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德育資源,加強中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。認真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教學大綱要求,開足、開齊德育課程,積極改進課程教學方法,把知識傳授同陶冶情操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。采取中職學生喜聞樂見、生動活潑的主題教育、校園文化活動等方式,加強理想信念、愛國主義、國家安全、傳統美德和公民意識教育,切實增強中職學生“四個自信”,形成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努力成長為有理想、有本領、有擔當的全面發展合格公民。
      (三)強化工匠精神培養。大力弘揚工匠精神,營造勞動光榮、技能寶貴的育人氛圍。開展“工匠進校園”“勞模進校園”等系列活動,深入挖掘勞動模范、技能大師的典型事跡,培養學生愛崗敬業、誠實守信、精益求精、創新務實的職業精神。完善“文明風采”主題實踐活動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等活動,將現代職教理念和先進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,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追求和擇業就業觀。開設勞動教育課程,建設一批師生
      勞動教育實踐基地,通過課程教學、頂崗實習、志愿服務等方式,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勞動價值,培養勞動精神,掌握勞動技能,珍惜勞動成果。根據學校辦學理念,結合文明校園創建活動,因地制宜開展校園文化建設,使校園秩序良好、環境優美,校園文化積極向上、格調高雅,提高校園文明水平,讓校園處處成為育人場所。
      二、推進特色專業體系建設
      (四)優化專業結構。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專業建設統籌管理,研究制定區域專業體系建設和調整規劃,引導學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,依法依規自主設置專業,優化專業布局。中等職業學校要根據區域產業和專業布局,結合辦學定位、辦學條件和辦學能力,科學制定專業建設規劃,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,優化專業設置,形成對接產業、錯位發展、優勢互補的專業布局。
      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制度,建立專業評價和退出機制。
      (五)構建特色專業體系。根據湖南省“一核三極四帶多點”區域發展戰略布局,重點對接千億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,努力形成與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相適應、中高等職業教育相協調的專業體系。根據區域和學校專業建設規劃,每個市州重點支持 3-5 個與區域產業發展緊密相關的中職特色專業群建設,每所中等職業學校重點建設 1-2 個特色專業群、重點辦好 2-3 個特色專業。要科學統籌教學資源配置,優質資源主要向重點建設的專業(群)
      集中。
      (六)建設示范性特色專業(群)。以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、打造特色品牌專業為目標,按照校企合作緊密、培養模式先進、辦學條件優良、就業優勢明顯、推動產業發展的要求,推動各市州和學校建設一批示范性特色專業(群)。在此基礎上,按照動態調整、滾動發展原則,全省遴選建設 100 個左右的省級示范性特色專業群、200 個左右的省級示范性特色專業,使之成為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的示范、中高職專業銜接的重要基地,帶
      動全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水平整體提升。
      三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
      (七)搭建產教融合平臺。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政府推動、企業主導、行業指導、學校融入的校企合作機制,支持行業、企業、學校共同組建或積極參與職業教育集團(聯盟)。各學校要根據區域產業發展需求,與行業企業共建技能(藝)大師工作室,應用技術開發、推廣與服務中心等平臺,協同開展人才培養、工藝推廣和技術咨詢,推動校企協同共生發展。實施產教融合發展工程,培育一批芙蓉工匠和技術能手,支持學校與行業、企業
      開展產教融合試點。
      (八)推進校企協同育人。深化校企合作,將企業的生產過程融入教學之中,實現校企資源共享、人才共育。支持各地各學校根據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,深入開展多樣化的校企協同人才培養,積極推進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。支持學校與企業在專業建設、課程建設、技能標準、師資隊伍、實習實訓和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,共同組織開展技能競賽、創新教育、創業實踐和質量評價。
      (九)深化教學模式改革。緊貼企業崗位實際生產過程,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改革,開展項目教學、案例教學、場景教學、模擬教學等。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投入和管理,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。探索實行“1+X”證書制度,推進學歷證書、企業崗位技能證書的“雙證書”制度,鼓勵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專業能力證書。支持有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學分制改革。
      四、加強課程建設與改革
      (十)調整優化課程體系。堅持以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,以學生終身發展為本位,以核心素養提升為目標,以專業發展規律為遵循,樹立學生需求導向、能力遞進、全面發展的課程觀。按照課程設置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原則,嚴格落實公共基礎課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的規定,強化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。堅持以學生專業成長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,按照“教學設計分層遞進、教學內容編排由簡到繁、教學組織梯
      度推進”的思路,調整優化專業課程結構。系統推進課程內容改革,推動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相對接、中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、普職教育相融通。
      (十一)加強優質課程建設。支持學校對接行業企業新技術、新標準、新工藝,加強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群共享課程建設;根據學生終身發展和職業崗位需要,加強優質公共文化課程和綜合素質拓展課程建設;推動實施“高效課堂”“滿意課堂”等優質課堂建設,促進課堂教學水平和質量提升。實施省級優質課程建設計劃,到 2022 年,遴選建設 1000 門省級優質精品課程。
      (十二)豐富課程教學資源。適應學生智能化學習需求,建設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要、能提供全方位學習支持和服務的網上教學平臺。選擇與我省產業規劃及社會經濟發展聯系緊密、布點量大的專業,建設一批代表全省水平、具有中職教育特色的標志性、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。加強校本教學資源建設,豐富包括標準庫、試題庫、案例庫、素材庫和校本教材等在內的教學資源。五、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
      (十三)加強師德師風建設。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,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,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,推動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、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、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。開展多種形式的師德教育,把教師職業理想、職業道德、學術規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準入、培訓和管理全過程。加強師德監察監督,強化師德考評,完
      善教師師德評價激勵機制,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、職稱評聘、評優評先、績效考核的首要依據。加大師德典型宣傳力度,形成重德養德良好風氣。
      (十四)完善教師管理機制。認真貫徹落實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,推動學校制定教師發展規劃,結合學校辦學定位和發展趨勢,明確教師隊伍的規模、結構和質量目標,科學制定教師引進計劃和培養培訓規劃。嚴格落實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編制標準,加大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引進力度;按照教師編制動態管理的相關規定,支持學校在編制總數的 30%以內,從行業企業引進有技術專長的兼職教師。
      (十五)提升教師職業能力。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公費定向培養機制,優化定向培養招生結構,加大緊缺專業教師培養力度。堅持實施每五年一輪的教師培訓與考核制度,完善國家、省、市、校四級培訓體系,突出加強專業教學能力、實踐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。健全教師企業實踐制度,專業課教師每五年不少于 6 個月或每兩年不少于 2 個月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,公共基礎課教師應定期到企業進行考察、調研和學習。
      (十六)建立教師成長機制。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(職稱)評聘辦法。逐級制定專業教學團隊、專業帶頭人、教學名師和青年骨干教師等優秀人才選拔培養任用辦法,定期開展遴選和認定。健全教師職業能力競賽制度,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技能水平。依托勞動模范、技能(藝)大師和教學名師,建設技能(藝)大師工作室和名師工作室。引導學校建立優秀教師、青年教師到知名企業、優質職業院校的專業對口崗位掛職鍛
      煉的工作機制。加強青年教師培養,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和教學能力。
      六、加強基礎能力建設
      (十七)改善實習實訓條件。按照職業院校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,切實加強學校實習實訓基地建設,重點建設一批產教融合工程基地、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。學校要根據本校重點建設的專業群和特色專業,集中力量重點建設 2-3 個工位充足、功能齊全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,聯合企業共建 2-3 個融產學研和社會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校外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,保證實習實訓課程開出率和實習實訓效果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實
      習實訓條件的監控,并作為核定學校專業設置和招生計劃的重要依據。
      (十八)推進智慧校園建設。堅持以應用為驅動,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,實現學校教學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務和文化建設的網絡化、信息化和數字化。創新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,建設覆蓋學校日常運行主要環節的智能終端,建立智能化管理平臺,強化關鍵事務全過程、精細化、智能化管理。對接企業生產服務智能化流程,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,建設智慧課堂、智慧教室、智慧車間、仿真實訓基地和智慧圖書館。
      七、強化教學管理與研究
      (十九)加強教學常規管理。嚴格執行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教學文件,全面落實國家、省級專業教學標準和教學大綱。按照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規程,加強教學常規管理。加強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和管理人員的培訓,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。建立校內督導機構,加強教學督導。建立教學工作視導制度,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和督促檢查,指導教學改革。
      (二十)加強教材建設與規范管理。根據國家關于職業教育教材建設與管理的要求,開發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本土化教材。健全完善教材選用管理辦法,及時發布中等職業學校教材用書目錄。學校要成立教材選用機構,嚴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教材用書目錄選用教材。嚴肅教材管理紀律,在教材選用和征訂發行過程中,任何部門、團體、機構和學校都不得強行搭車征訂各類資料。嚴禁不按政策和程序違規選用教材,嚴禁征訂、印刷、
      購買和使用盜版教材。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教材管理工作的指導和監管。
      (二十一)規范頂崗實習管理。嚴格執行教育部和省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管理有關規定,充分發揮頂崗實習教學功能,學校要按照“頂崗實習一般為 6 個月”的時間要求,安排學生頂崗實習;要選擇符合要求的頂崗實習單位;要與實習單位分別選派經驗豐富、業務素質好、責任心強、安全防范意識高的實習指導教師和專門人員全程指導,共同管理學生實習。加強頂崗實習過程管理,大力推進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制度和安全信息通報制度,保障頂崗
      實習教學秩序,維護好校企合作關系。制訂頂崗實習具體考核標準,落實頂崗實習管理責任制,建立健全頂崗實習檔案管理制度。規范頂崗實習經費管理,嚴禁以任何形式截留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獲得的勞動報酬。
      (二十二)加強教育教學研究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建立教育教學研究機構,配備專門人員,保障工作經費,建設專兼結合的教育教學研究隊伍。逐級健全和完善職業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設置、申報與管理制度,圍繞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熱點、重點、難點問題開展研究,力爭取得有價值的研究成果,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,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。
      八、完善質量保障體系
      (二十三)推進中職教育標準建設。建立國家、省、校三級標準體系。推廣落實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公共基礎課、專業教學、頂崗實習、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等系列標準。建立健全省級中職教育標準體系,繼續開發一批省級專業教學標準、專業教師培訓與考核標準、公共基礎課程測試標準。推動學校建設一批高水平的課程標準、專業能力考核標準、學生畢業標準,規范教育教學,提高教學質量。遴選認定一批省級優質課程標準、專業能力
      考核標準。建立畢業標準和行業企業資格證書融通制度。
      (二十四)推進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。推進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平臺、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等平臺建設,加強人才培養工作的過程性監管。按照“需求導向、自我保證,多元診斷、重在改進”的工作方針,推動學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,引導學校通過內部診改,堅定辦學方向,改善辦學條件,規范辦學行為,提升辦學質量。編制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,通過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官方網站、微信、微博等渠道廣泛向社會發布。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編制與發布工作。
      (二十五)完善質量評價與監控體系。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專業技能抽查制度,推動建立校級普查機制,普查結果作為專業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依據;加強市級抽查工作的監管,抽查結果作為學校專業評價的重要依據。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測試制度,由我廳每年定期組織測試,測試結果納入學校的常規管理和辦學績效評價。深化學生技能競賽制度,建立健全國家、省、市、校四級體系,完善政府、部門、行業和學校聯合參
      與的辦賽機制;認真研究世界技能大賽標準,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世界技能大賽。建立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評價機制,各學校新設專業在首屆學生畢業生時,必須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評價。
      九、提升社會服務能力
      (二十六)提升服務能力。學校要通過加強專業建設,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,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;要切實提高專業建設水平,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的方針,完善學校培養培訓體系,積極面向企業、社區,拓展各類職業培訓、職業技能鑒定服務,使學校逐步成為區域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與終身教育基地;要鼓勵專業教師參與企業技術研發與改造,支持教師面向企業開展技術開發、技術服務、
      技術咨詢和技術培訓。
      (二十七)加強國際交流。市州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平臺與機制建設,支持學校引進國(境)外高水平專家和優質職業教育教學資源,鼓勵學校與境外職業院校教師互派、學生互訪。積極引進國際標準,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。
      湖南省教育廳
      2018 年 12 月 29 日
      湖南省教育廳辦公室 2019 年 1 月 8 日印發
       
      (責任編輯:郴州市科龍職業技術學校)


      上一篇:轉發《關于做好2019年全省中等職業教育陽光招生信息平臺有關信息填報工作的通知》的通知

      下一篇:湖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規程


      最近關注
      在線報名
      掃一掃與我對話
      欧美日韩精品福利在线观看,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,毛片无码国产,亚洲免费高清